2024年7月,中国东北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强降雨袭击,导致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其中鸭绿江更是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这场洪水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将详细回顾此次洪水事件的经过、影响及应对措施,并探讨未来如何更好地应对类似灾害。
洪水发生背景
鸭绿江,作为中朝两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中国吉林省和辽宁省,最终注入黄海,其流域面积广阔,水量充沛,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外围水汽和持续强降雨的共同影响,鸭绿江流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水挑战。
据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自7月27日中午开始,吉林省大部地区出现降雨天气,中部和东南部更是出现了大雨或暴雨,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大暴雨,截至7月29日6时,吉林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了50.8毫米,其中白山、通化、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的降水量更是超过了100毫米,这场持续性的强降雨导致鸭绿江水位迅速上涨,最终引发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洪水过程与影响
7月27日18时45分,鸭绿江干流临江站水位达到330.00米,标志着“鸭绿江2024年第1号洪水”的正式形成,随着降雨的持续,鸭绿江水位不断攀升,到7月28日凌晨2时,鸭绿江发生了今年第二号洪水,且形势愈发严峻,临江市水利部门随即发布了洪水红色预警,研判可能出现重大洪涝灾害。
面对严峻的洪水形势,临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响应,于7月28日10时10分将应急响应由二级提升至一级,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管采取了多项紧急措施,但洪水依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
据报道,洪水导致临江市区多个小区发生内涝,部分低洼地区积水严重,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防止涉水感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临江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部署,要求国网临江市供电公司立即开展有序停电工作,临江市还连续发布了两次转移公告,要求居住在三层以下(低洼段居民可适当扩大范围转移)的居民往高处转移或转移至高楼层,所有平房居民立即转移至高处。
在这场洪水中,不仅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也遭受了重创,许多企业因停产而遭受经济损失,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沿江地区的冷库、仓库等设施,由于洪水冲击而受损严重,给当地的经济恢复带来了巨大挑战。
应对措施与救援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吉林省和临江市两级政府成立了抗洪救灾指挥部,统筹协调各项救援工作,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等也迅速投入到抗洪一线,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在救援行动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调动资源,为受灾群众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还组织力量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加强了对沿江地区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隐患。
在这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许多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救援工作;许多普通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些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也为抗洪救灾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反思与展望
此次鸭绿江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防灾减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4 02:48:51
2025-04-04 02:30:51
2025-04-04 02:12:49
2025-04-04 01:54:48
2025-04-04 01:36:41
2025-04-04 01:18:39
2025-04-04 01:00:39
2025-04-04 0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