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蜡瓶糖风靡学生群体,光鲜背后的致癌隐忧

科普 编辑:岚弘 日期:2024-09-10 10:13:31 41人浏览

近年来,一款名为蜡瓶糖的网红零食在学生群体中迅速风靡,其独特的造型、多样的口味以及咬一口即爆浆的奇妙体验,让无数青少年为之疯狂,在这股热潮之下,蜡瓶糖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其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蜡瓶糖的风靡之路

蜡瓶糖,顾名思义,是一种外壳由蜂蜡制成、内部填充糖浆的糖果,其独特的外观和食用方式——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来,使得它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成为众多“吃播”博主和青少年的新宠,不少商家更是打着“纯手工制作”、“新奇有趣”的旗号,大肆宣传销售,使得蜡瓶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和学生的书包。

安全隐患初现端倪

随着蜡瓶糖的普及,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许多号称“纯手工制作”的蜡瓶糖,实际上并没有完整的包装和明确的生产信息,如生产厂家、配料表、生产许可证等,这使得消费者难以判断其质量和安全性,蜂蜡虽然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原料,但并非所有商家都使用合格的蜂蜡,部分产品甚至可能含有其他有害成分,如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蜡瓶糖风靡学生群体,光鲜背后的致癌隐忧

致癌物质的潜在风险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部分种类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如果蜡瓶糖中的蜡质或添加剂受到污染,含有高浓度的多环芳烃,那么长期过量食用无疑会增加致癌风险,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工业蜡等非食品级原料制作蜡瓶糖,这些原料中往往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监管缺失与消费者盲区

面对蜡瓶糖的火爆销售,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却显得相对滞后,由于蜡瓶糖属于新兴食品品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和监管规范,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三无产品”,许多学生和家长也缺乏足够的食品安全意识,对蜡瓶糖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容易盲目跟风购买。

专家呼吁:理性消费,加强监管

针对蜡瓶糖的安全问题,多位专家纷纷发出呼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对于网红儿童零食,消费者应避免盲目跟风,尤其是像蜡瓶糖这样的新品类食品,目前缺乏相关质量标准和调查数据,难以判断其安全性,她建议家长在选购零食时,应选择有正规包装、明确生产信息的产品,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则表示,蜡瓶糖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产品包装上缺乏必要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他呼吁监管部门应立即行动,加强对蜡瓶糖等网红零食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这些食品大部分没有国标支持,没有详细的配料组成和风险提示,基本上属于违法违规的“三无产品”,他强调,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蜡瓶糖的风靡,无疑为学生群体带来了新奇的体验和乐趣,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不盲目跟风购买;作为监管部门,则应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可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