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贵州天价烂尾楼重生,水司楼将变身酒店

经验 编辑:小情 日期:2024-09-14 08:09:57 46人浏览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一座曾被誉为“天价烂尾楼”的水司楼,近期因即将被改建成酒店而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座曾承载着无数期待与梦想的建筑,在经历了六年的沉寂后,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烂尾楼的辉煌与陨落

水司楼,亦称水司府堂,坐落于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胭脂河畔,原计划建造为99.9米高的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其设计之宏伟、工艺之精湛,旨在成为净心谷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并冲刺三项吉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牌楼、最大的水族建筑以及最高琉璃陶建筑,美好的愿景并未如期实现。

2016年10月20日,水司楼正式动工建设,但好景不长,项目在投入2.56亿元后,于2018年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工,彼时,水司楼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木结构和琉璃陶的外立面也做了大半,但最终还是留下了一个庞大的空壳,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一块心病。

这一烂尾楼的背后,是前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为追求政绩而不顾实际的盲目举债行为,他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因严重违纪被免职,独山县债务累积至400多亿元,大部分融资成本超过10%,水司楼项目也因此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点名批评,指其脱离实际、破坏自然景观。

贵州天价烂尾楼重生,水司楼将变身酒店

重生之路:从烂尾到酒店的转变

面对这一烂尾楼,独山县政府并未放弃,而是试图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盘活这一资产,2020年,官方宣布将水司楼转变为净心谷大酒店项目,希望通过这一转变吸引游客和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尽管一度有企业表示接手意向,但后续进展缓慢。

直到2023年,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增大,水司楼的改造工作加速推进,独山县发改局在县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备案已调整,项目总投资增至3.64538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同年8月,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标志着水司楼的改造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改造与合作的双赢

2024年,水司楼的改造工作迎来了重要转折点,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与格美集团宣布合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贵州新增酒店240家,其中包括与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合作开发的净心谷酒店,这一合作不仅为水司楼的改造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未来的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彻底的改造,水司楼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原本的红砖绿瓦、标志性的琉璃件以及木结构外挂已经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大型酒店常见的建筑外观,配色也变成了白墙蓝顶,这一变化不仅符合现代审美,也更适合作为酒店使用,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住宿体验。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将烂尾楼改建为酒店并非易事,酒店行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各大品牌酒店纷纷抢占市场份额,水司楼改建后的酒店能否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建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烂尾楼的基础框架已经存在,但要想将其改造成符合现代酒店标准的设施,所需投入的资金仍然不菲,改造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和工期延误等问题,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

尽管如此,水司楼的改造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作为净心谷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水司楼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旦改造成功并投入运营,将有望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住宿,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贵州天价烂尾楼水司楼的重生之路虽然充满坎坷和挑战,但随着地方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这座建筑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水司楼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独山县乃至贵州省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一案例也为其他地区的烂尾楼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