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央视起底直播间卖古董骗局,揭秘网络诈骗新手法

百科 编辑:江群 日期:2024-10-19 08:32:36 41人浏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股直播热潮中,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诈骗活动,其中直播间卖古董骗局尤为猖獗,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涉及河南新乡的直播间卖古董骗局,揭露了这种新型诈骗手法的内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剖析这一骗局,提醒广大网友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央视起底:直播间卖古董骗局的真相

案件回顾

今年1月,河南新乡警方接到辖区张女士的报警,称其母亲在网络直播间购买了价值40余万元的假古董,且对主播的承诺深信不疑,张女士多次劝说无果,最终选择报警求助,警方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诈骗团伙。

据张女士介绍,她的母亲近段时间频繁观看某网络直播,内容多为主播分享的家庭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张女士的母亲深信不疑,主播利用这些故事塑造了一个与妻子离婚、不愿分割财产的“悲惨”人设,并以此为噱头,请求粉丝代为保管其“珍藏”的宝物,承诺在离婚手续办完后以高价赎回。

诈骗手法揭秘

1、编造剧本,吸引观众

诈骗团伙精心编写剧本,通过主播讲述家庭矛盾、离婚纠纷等情节,塑造一个看似真实可信的人设,这些故事往往充满戏剧性,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随着剧情的深入,主播逐渐将话题引向“古董”保管,为后续的诈骗行为埋下伏笔。

2、利用情感共鸣,诱导消费

央视起底直播间卖古董骗局,揭秘网络诈骗新手法

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会不断强调自己与妻子的矛盾以及不愿分割财产的无奈,以此激发观众的同情心和保护欲,主播还会展示一些看似精美的“古董”物品,并承诺只要粉丝代为保管,待离婚手续办完后将以高价赎回,这种承诺让许多观众信以为真,纷纷掏钱购买。

3、虚假宣传,夸大价值

为了骗取更多钱财,主播会对这些“古董”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他们还会为每一件“古董”冠以华丽的名称,赋予其不存在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这些虚假信息让许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观众信以为真,从而上当受骗。

4、安排专人互动,营造氛围

为了营造更加真实的直播氛围,诈骗团伙还会安排专人在直播间发送评论、弹幕等互动信息,这些互动信息往往与主播的剧本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信任感,这些互动信息还能引导观众进行消费决策,提高诈骗成功率。

警方行动与案件侦破

接到报警后,新乡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分析资金流向等手段,警方逐步锁定了犯罪团伙的大致位置,当警方赶到江苏连云港的东海县时,却发现该直播间已经人去楼空,面对这一困境,警方迅速调整侦查思路,通过变换侦查方式等手段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该团伙的反侦查手段,原来,该团伙在快递站点设有眼线,一旦发现有警方调查的迹象便立即通知团伙成员撤离,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警方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由部分侦查员带着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离开东海县,而另一部分侦查员则悄悄潜入东海县进行抓捕。

经过连续多日的侦查和蹲守,警方最终成功抓获了包括团伙头目张某飞在内的27名犯罪嫌疑人,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该团伙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通过直播间卖古董的方式累计诈骗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

案件反思与警示

这起直播间卖古董骗局的成功侦破不仅彰显了警方的智慧和勇气,也再次提醒广大网友要提高警惕、防范网络诈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

1、保持理性思考

面对网络直播中的各类诱惑和承诺,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主播的言辞,要时刻提醒自己,网络世界真假难辨,切勿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2、增强专业知识

对于古董等收藏品,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购买前要了解相关市场行情和鉴定方法,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诈骗。

3、谨慎消费决策

在直播间等网络平台上进行消费时,要谨慎决策,不要轻信主播的承诺和宣传语,要仔细核实商品信息和价格等关键信息,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4、及时报警求助

一旦发现被骗或疑似被骗的情况,要及时报警求助。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