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江苏13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

经验 编辑:莓曦 日期:2024-10-29 10:48:42 41人浏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省份,其老龄化进程尤为显著,2024年10月28日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江苏13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其中南通、泰州、盐城和扬州更是步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江苏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老龄化现状概览

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2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73万人,占比18.4%,同样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江苏省的老龄化速度不仅快,而且规模庞大,对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多方面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的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苏中、苏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南地区,这既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等因素有关,也与历史遗留问题、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南通、泰州等地由于历史上人口基数大、生育率高,加之近年来年轻人口外流,导致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江苏省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的同时,也面临着养老金支付压力、医疗保障需求增加等挑战,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每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更多的老年人,这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养老服务需求激增

老年人口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江苏省在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8000多家等,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养老服务资源相对匮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待提高。

江苏13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

3、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江苏省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如加快建设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等,但仍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特别是在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群体中,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为迫切。

4、经济发展与老龄化不匹配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其老龄化程度却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份,这种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现象,导致“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发生,老年人口的增加不仅增加了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的压力,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剧、消费结构的变化等都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应对老龄化的策略与措施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江苏省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建设等,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如发展商业养老保险、鼓励企业年金等,以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2、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省应继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增加养老服务资源供给;要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和发展,如发展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3、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江苏省应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创新和发展,如发展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

江苏省应积极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优势,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就业权益;要推动老年人口再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如发展老年人才市场、开展老年职业技能培训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5、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江苏省应积极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要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和精神关爱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要推动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爱行动,如开展志愿服务、组织老年文化活动等,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江苏省13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这一现实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了机遇,面对老龄化问题,江苏省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以及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等措施,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